:::
新 聞 訊 息 內 容
2011-07-08
會務公告
駁斥名嘴於媒體不實言論連署聲明
►連署事宜尚與本會律師洽商中,屆時請全國醫檢師連署支持,捍衛醫檢師專業尊嚴不容污衊!
.........................................................................................................................................................................................
駁斥名嘴於媒體不實言論連署聲明
致全國醫檢師---中華民國醫事檢驗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本會)發表聲明如下:
近日,有位王瑞玲女士,以「醫藥記者」頭銜擔任TVBS談話性節目「國民大會」來賓,竟於六月二十九日播出的節目中聲稱:「檢驗人員會故意貼錯檢體標籤,暗整醫師」,此話非但直接抹煞醫檢師的專業形象,更是以台灣所謂名嘴之專業,形成社會對醫驗師產生負面的刻板印象,傷害匪淺。後續受訪更是斬釘截鐵以保護消息來源為濫觴,未經縝密查證之事實作為節目譁眾取寵狡辯之詞。
因此關於王瑞玲女士的言行,本會完全無法茍同王女士貴為「醫藥記者」的專業程度與職業道德,對此甚感萬分憤怒與感慨,現今台灣醫療水準提升,但醫療信任感下降,如此非經證實之言論無異增加醫病關係之緊張,徒增民眾就診之疑慮。並且嚴重傷害、詆毀全國二萬名醫事檢驗人員之形象。平添社會亂象莫過為此。
然醫檢師執行檢驗攸關病人疾病的診斷,因此提供準確無誤的報告,供醫師做為臨床醫療之依據為首要責任,而其養成須經至少四年乃至九年的專業訓練,且須通過高難度國家考試方能取得證照,即便取得,尚需修習醫院各種繼續教育學分,於健保體制下,不僅工時長薪資低,其養成路程更是艱辛漫長,但皆自詡作為優秀醫檢師為榮,以病人為中心的使命感,確保每支檢體的正確性為優先準則,而且我們追求品質一直是醫療界的先鋒,舉凡TAF醫學實驗室認證、美國病理學會認證(CAP),甚至國家品質獎,帶動醫療體系的進步不遺餘力,此中甘苦外人難以知悉,竟能三言兩語完全顛覆全國醫檢師認真負責、兢兢業業的態度。
又以「善意提供問題疏失作為警惕」為另番說詞,但我們要明白指出絕非王女士所言,如兒戲調換病人標籤,非但不合情理也不符邏輯,試問頑皮與VIP插隊與造成超時加班與惡整醫師種種有何關聯?風馬牛不相及的話術盡出,更凸顯暴露醫療認知之無知,實則有愧王女士本身醫藥記者的專業與良知。醫療專業人士皆知檢驗作業訂有標準程序,簽收核對完全落實,相當嚴謹,而且環環相扣,況且檢體貼上標籤的動作多由其他醫療單位人員執行,醫檢師除抽血櫃檯外,當屬後端收檢後執行檢驗為主要工作,貼標籤非醫檢師主要執業主軸。倘若年輕醫檢師惡意調換檢體屬實,本會絕不寬待,屬重大業務過失責懲,相同標準,若為王女士捏造做假增添節目爆料效果,相信天理不容,絕無人可忍受不負責任空穴來風之說詞,嚴重踐踏醫檢師的醫學倫理與職業道德。
截至目前為止,王女士無法提出具體事證,儼然構成捏造不實,誣蔑醫檢師專業形象,呼籲後不曾得到善意回應,甚至胡謅援申標籤亂貼司空見慣,豈只一件,其脫罪轉移焦點之毀謗手段惡劣,加深模糊台灣民眾價值認知,各位醫檢師們,我們的的憤怒自然不可言喻,所以本會毅然決然召開記者會並對王瑞玲女士提告加重誹謗罪,捍衛醫檢師專業尊嚴不容污衊。
明年適逢本會成立30週年,回想自民國45年國立臺灣大學醫技系開啟醫事檢驗教育,爾後55年我們不曾間斷,致力提升台灣檢驗醫學與醫療品質,至今邁入分子生物科技新時代,除專業技術外,同時我們對於傳統醫學倫理、職業道德、素質養成等皆非常注重,不曾絲毫怠惰偏廢,直至現在醫事檢驗人員一直是堅守崗位,認真負責,默默扮演著,提供醫師最好的臨床檢驗服務的角色。
誠如醫療為神聖工作,非如王女士兒戲所言,殊不知以偏概全,似是而非,譁眾取寵之名嘴為現今社會亂象根源之一。此舉業已傷害醫檢人員,雖如此遭遇大環境困境,但從歷史定位,風氣養成,我們仍擁有堅韌、智慧和善良的服務熱忱,年輕醫檢師亦是如此擁有強烈使命感,醫檢人員的基本職業態度與道德不曾改變。本會除了表達憤怒,駁斥不實言論以正視聽,並追求公平公義的普世價值,不置個人於事外,因此理事長本人我在此誠懇呼籲,敬請全國醫檢師一起動起來,不能再沉默,響應連署展現訴求,你們大家是全聯會的後盾,大家的熱情是全聯會的驅動力,一起為捍衛醫檢師尊嚴盡一份心力。
請連署支持捍衛醫檢師專業尊嚴不容污衊!
中華民國醫事檢驗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理事長 盧世乾 暨 全體理監事 敬上
100.07.08
檔案下載
發佈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醫事檢驗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