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0 『2024第15屆亞太醫學檢驗科學國際研討會』開放報名至3月15日止,請會員把握機會踴躍參與!  2023-07-01 會員如有權益相關問題及對本會有任何建議或意見回饋,歡迎利用電子信箱或致電本會,謝謝您!!  2015-02-02 醫事檢驗師宣誓誓詞,誓詞內容請至文件下載區查閱,並請協助推廣,謝謝! 
搜尋功能區底部裝飾圖片

:::

 分享:
1218期 發刊日:2017-11-29

醫檢師電子報

期待評鑑基準對醫檢人力的修正

 

   

 

多年來教學醫院評鑑基準及評量項目對於醫檢人力的計算方式相當不公,導致醫院的會員抱怨連連,如何突破這一環節,是所有執業會員所期盼的。過去幾位前輩也曾積極參與醫院評鑑條文之修改,雖有斬獲,但對於整體醫檢人力的計算方式,始終未獲得突破。今年衛福部委託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 (醫盟) 執行「醫療機構人力合理配置基準評估計畫」,本會積極參與表達立場;拜會衛福部主管機關討論醫院醫檢人力的計算問題,我們的訴求表達,獲得正面回應,但仍須透過與不同團體的溝通達成共識。期待在各方的努力下,未來新的教學醫院評鑑基準,對於醫檢人力的部分能獲得公平合理的對待。

 

目前醫檢人力的基準

目前醫院評鑑基準在計算檢驗人力部分,幾乎等同於醫療機構設置標準,主要以急性病床數及佔床率來計算。我們完全不知當時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如何定下這規範,這種只以急性病床數及佔床率來計算方式,完全與現實面脫節。一家1,000床的醫學中心,只需約50餘人,這些多餘的醫檢人力,難道就是每天在喝茶聊天嗎?絕對不是!顯然地目前的人力計算方式與現況不符合,這將導致管理階層時常要求檢驗主管檢討人力。

 

檢驗量大幅增加

透過健保資料庫分析1997~2013年檢驗量約成長3.77倍。各級醫院每天門診量由3,00012,000人次不等,平均25%有作檢驗,門診抽血人力佔全科醫檢師人力的14%。以標準工時計算7家醫學中心及4家區域醫院,門診、急診及住院的檢驗工時,分別在醫學中心的比例是36:17:46、區域醫院是50:17:33,顯示這些醫院的門診加急診的工時都大於50%,但現今的評鑑制度,門診及急診都不列入檢驗人力的計算。此外,健康檢查、勞工體檢、成人健檢等,在各級醫院的檢驗量也愈來愈高約占5-15%,也沒納入檢驗人力的計算。

 

檢驗自動化

許多醫院高層認為檢驗自動化後,所有的檢驗都可以由自動化機器取代,不僅不需增加人力,還可減少人力,這是種錯誤的認知。檢驗的項目包羅萬象,傳統的生化、血液、尿液及血清,的確有自動化。但檢驗項目有很多是手工作業,如血庫、細菌及病毒培養、染色體、毒物、重金屬、基因檢測等。依據醫檢學會調查,自動化的機台只佔約三分之一的人力,剩下的檢驗人力主要被安排到非自動化項目, 而這些項目正逐年增加,造成人力大幅成長。此外,為符合醫學實驗室認證,目前各家醫院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力投入檢驗管理及檢驗諮詢工作。

 

我們的訴求

在醫盟座談會中我們的主要訴求:以總床數計算,每50床應有3(含休假人力)之醫檢師;每100位門診抽血病人應有一名醫檢師;每40位急診病人應有一名醫檢師。這些訴求仍須再經過官方的精算,希望未來所呈現的人力評鑑基準不要與現況落差太大。

 

 

   

 結語

 

 

以病人安全為中心,保障病人就檢的服務品質是每位醫檢師任職的誓言。但現今醫院評鑑制度面的不公允,在檢驗量大增及管理階層的施壓下,整體醫檢環境相當嚴峻,對醫檢人力造成的傷害,也相對影響病人就醫的品質。目前許多醫院面臨找不到醫檢師的窘境,縱使國家有充足的醫檢人力,但個個畏懼工作,對病人及國家是重大的損失。我們期待在公平、合理及符合現況的人力計算方式下,以保障病人就醫安全及醫檢師應有之工作權。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十二月一日

106年10月重要業務摘要

秘書處  整理

 

日期 會議月出席 參加人員
10月6日

醫療法修法國會工作坊

王榮濱副理事長

10月7日

彰化縣醫事檢驗師公會106年度中秋
聯歡晚會

楊欽堯監事會召集人

10月10日

106年國慶大會典禮

蔡德龍副理事長
林等義常務理事
劉兆偉常務理事
王秋惠理事
吳孟達理事
李元明理事
黃碧標理事
簡如慧理事
黃雅芳監事
林鳳珠副秘書長

10月17日

「傳染病檢驗分級及檢驗標準方法」
討論會議

吳竹蘭常務監事

10月22日

第12屆第6次理監事聯席會

全體理監事

10月24日

「PGY未來之重點訓練課程與訓練方
式」討論會議(二)

曹國倩副理事長

10月25-27日 高雄會展體驗之旅

林群芳秘書
宋佳玲秘書

10月27日

2018年亞太研討會廠商參展說明餐會

吳俊忠理事長
王榮濱副理事長
曹國倩副理事長
蔡德龍副理事長
柯建興常務理事
陳建志常務理事
陳容卿常務理事
劉兆偉常務理事
賴信亨主任委員
吳孟達理事
林川傑理事
張璧月理事
楊淵傑理事
楊欽堯監事會召集人
杜琦超監事
陳柏志監事
彭柏硯秘書長
王志剛副秘書長
林鳳珠副秘書長
陳宜倫執行長
高榮曾陽明主任
義大鄭雅文主任

 

日期 重要發文 受文者

10月16日

有關修正「醫事檢驗所設置標準」乙案,敬
請貴會惠賜卓見,請查照。

中華民國醫事檢驗所協會
各縣市醫事檢驗師公會
本會會員服務委員會

10月17日

本會訂於106年11月12日(星期日)舉辦「
開業會員繼續教育研習課程」,請 各開業
會員踴躍參與。

各縣市醫事檢驗師公會
全國開業醫事檢驗所
本會會員服務委員會

『醫學中心』資格和『專科醫師訓練醫院』的關係

全聯會副理事長 蔡德龍

 

 

 

在許多人的認知中認為要成為一所“醫學中心”,醫院必須具備所有部訂專科醫師及專科醫師的訓練單位。但目前政府法規並沒如此規範,而部分具醫學中心資格的醫院也沒有所有部訂專科醫師的訓練。為了讓會員了解,以下就法規及個人看法作簡要說明。

 

 

醫院評鑑 

 

醫院評鑑乃根據醫療法第28條中央主管機關應辦理醫院評鑑。直轄市、縣 () 主管機關對轄區內醫療機構業務,應定期實施督導考核;第9條教學醫院之評鑑,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教育主管機關定期辦理。中央主管機關應將教學醫院評鑑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評鑑醫院,並將評鑑合格之教學醫院名單、其資格及有效期間等有關事項公告之。

 

醫院評鑑自1978年開始執行,當年主要是針對教學醫院做評鑑,為讓醫護人員進入衛生署(目前為衛福部)認證的醫院實習,確保國內醫療品質。之後,衛生署將醫院分成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專科教學醫院四級。由於評鑑結果會決定健保支付點值之高低及各項收入,因此,各醫院面對評鑑,無不卯足全力!

 

 

專科醫師制度的建立

 

衛生署為提升整個醫療品質,自1987年實施專科醫師制度,目前共有25個專科,各專科醫師的資格由各專科學會自訂,但訓練專科醫師的醫院,必須經由衛福部認定的醫院來執行。

 

一般來說專科醫師的來源是以現職醫師接受次專科訓練後,通過考試才成為專科醫師,有些醫師可以拿到多項專科醫師證照,但畢竟有些次專科較無發展性與未來性,醫學系畢業生並不願意投入冷門專科訓練。若醫院無法提供部分專科訓練,有需求時,也可派員至合格訓練醫院受訓,並非一定要成為訓練醫院不可。

 

 

醫學中心的規範

 

目前政府的法規(提供連結)若要成為醫學中心必須具備25個專科診療服務,但也常使院方管理階層誤以為須具備25個專科醫師訓練醫院才能成為醫學中心。因此,專科醫師訓練醫院的認定對醫院評鑑的成績,完全不受影響。換句話說,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認定與是否能成為醫學中心的資格毫無關聯!

 


醫學中心資格:106年度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作業程序Page3.pdf

106年度各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容量及名單-彙整總表106.9.27更新

近年國際受邀請演講者的禮遇

國際事務委員會召集人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柯建興

 

 

 

擔任國際事務委員會召集人以來,接觸了很多邀請外賓來台演講事務,也接受很多推薦台灣醫檢學者出國演講的連絡,當然國際交流中,如果有指定較有名的學者來演講時,按照國際慣例必須支付機票、食宿、交通等費用,甚至有些還會提供演講費,今年亞太會議主題是精準醫學本會邀請了日本土原 一哉 Katsuya Tsuchihara, MD, PhD 來做特別演講,吳理事長也常受國外學會邀請作專業特別演講,也提供交通及食宿費用,我在細胞學方面受邀指定演講也是一樣。

 

我們過去幾年與友會(KAMT、JAMT)之間邀請,都因有MOU之協定,互相交流支援,機票自理外以落地招待。如果與國際較大型會議合辦,條件又不一樣,譬如:2016年的IFBLS世界醫檢大會與日本檢查醫學會合辦在神戶,演講的題目相當多,故無法每一個演講者都落地招待,日方請我推薦細胞診斷的醫檢師前往參加演講,也因條件不優(只補助註冊費),故只能拜託年輕的台大細胞室的年輕的王俊明醫檢師前往參加,累積國際發表的經驗。今年9月的AAMLS在韓國釜山的會議也是一樣,但這次有一點麻煩是大會有指定題目,而且內容很專業的,只補助講者註冊費,這種禮遇是無法請到專業學者去講,吳理事長就決定親自帶領請前往交流幹部中認領題目上台演講,在細胞學方面因韓國細胞學會拜託我推薦,我推薦了本院細胞室吳美鈴組長前往參加,因不是全聯會幹部,只好替她申請我們醫院的補助。

 

最近聽到有傳言,說這次參加AAMLS的好處都被全聯會幹部拿走的傳聞,聽到真的有一點心酸,所以我把最近學術交流的互相邀請禮遇,在此說明。以上我提到的人物都是事實,想證實者可以打電話詢問,請不要再造謠抹黑,破壞醫檢師的團結及合諧。
 

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經驗分享

黃慶三教授

(國泰綜合醫院顧問,台北市醫檢師公會第一、第二屆,全聯會第一屆,醫檢學會第三、第四屆,臨床生化學會第六、第七屆理事長)

 

   

  

 

我感恩
我為醫檢加油,表示身體健康;
我能觸動鍵盤,表示腦筋正常;
有人讀我文章,表示沒被遺忘。

 

 

  

前言

 

最近我的一位小兒科醫師好朋友,在臉書一張相片旁白: 飛了這麼遠,在威尼斯終於和Dr. xxx (外國人,應是她仰慕的前輩)見面,真是有緣… 。這則分享訊息觸動我的心,讓我回憶起許多溫馨的往事,因此想藉全聯會電子報,談談我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所見所聞。

我1968年大學畢業,一直到在國泰綜合醫院服務3年後的1980年,才有機會投入學術研究。我為了瞭解當時嚴重新生兒黃疸症病例的原因,發展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的定量法,我第一篇G6PD論文,刊登在當時台北市醫檢師公會創立的“醫檢雜誌”(我是發行人,高全良老師是總編輯,今“生檢雜誌”前身),開始在期刊發表論文,從此也才有相關題材參與國內外學術會議。因為我未曾到過國外留學,怕專業知識無法跟上時代的需求,我認為除了勤讀新知以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是很好很有用的一個途徑。從1980年代到2013年月3我自有給職退休,每一年都出席國際會議並發表論文,經歷許多有趣的故事,也結交不少外國朋友,且聽我細說從前。

 

 

 

經費來源

 

國泰醫院於1977年開幕,院長陳炯明教授和董事長蔡辰男先生很鼓勵員工研究進修,對醫師和非醫師一視同仁,只要員工有好的出國進修計畫,或論文摘要被國際會議主辦單位接受,進修者來回機票全額補助,進修期間給予全薪;出席國際會議的來回機票、註冊費和生活費全額補助。1980年代檢驗科就有四位組長分別到美國進修半年,我早期出席國際會議的經費也是由醫院補助,當時像國泰醫院如此優厚獎勵員工的醫院不多。


1988年國泰醫院獲得國科會(科技部前身)認定為研究計畫補助機構,不久後我的研究計畫也通過國科會審查,而且從此我發表期刊論文的成績還差強人意,從1990年到2013年,我出席國際學術會議的經費都由國科會資助。我很感恩國泰醫院和國科會所給予的鼓勵。

 

 國際學術會議的種類

 

我退休前參加過的國際學術會議可大分為5類:

 

亞洲醫檢、國際醫檢(IAMLT, 後來改名為IFBLS)、華人檢驗醫學學術會議 

開會地點依時序有:吉隆坡、東京(名古屋、大阪、京都,同一次會)、香港、台北、阿姆斯特丹、都柏林(愛爾蘭)、香港、台北、南京、奈洛比(肯亞)、澳門、柏林。

 

亞太臨床生化(APCCB)國際臨床生化(IFCC)美國臨床化學(AACC)學術會議 

開會地點依時序有新加坡、雪梨、墨爾本、奧克蘭(紐西蘭)、舊金山、新加坡、坦帕(美國)、香港。

 

美洲華人生物科學會(SCBA) 

開會地點依時序有舊金山、溫哥華、新加坡、舊金山、台北。

 

“葡萄糖醛酸作用”國際會 

開會地點依時序有兵庫(日本)、鄧迪(蘇格蘭)、魁北克。

 

其他和醫學檢驗有關會議 

開會地點依時序有布里斯本、雷克雅維克(冰島)、北京、維也納、凱恩斯(澳 洲)、阿姆斯特丹。

 


以下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幾次會議以及相關事件的簡述

 

 早期的亞洲醫檢師聯誼會

 

1977年台北市醫檢師公會獲准成立,我們於1979年加入IAMLT(IFBLS前身)為會員國,開始和其他國家的醫檢團體交流。1981年馬來西亞醫檢師邀請亞洲地區各國醫檢師到吉隆坡進行學術研討會,那次是我第一次出國開會,好在我們總共20幾位同仁一起前往,有醫檢師也有醫師(馬偕醫院梁德城醫師、台北市立中興醫院吳振龍醫師等),是來賓國人數最多的團體,因此我就不會那麼緊張。那次會議我們台灣的學術報告內容很受矚目,而晚上聚餐時的餘興節目,我們20幾人的“望春風”台語歌也風靡全場。有了那一次成功的經驗,以後我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也就愈來愈順利了。

 

1983年我們醫檢師公會全聯會成立,就把台灣的IAMLT國際會員資格轉到全聯會。1984年日本醫檢師總會邀請台灣和韓國醫檢師全國性組織負責人訪問日本,他們從東京開始舉辨座談會,再一路往西經名古屋、大阪到京都,除了各國介紹自己的醫檢師現況外,也交換意見,探討亞洲地區的醫檢師在促進人類健康的議題上,將承擔甚麼責任?經過那次聯誼,台、日、韓醫檢界彼此的互動就更為順暢。

 

 台灣參與籌畫華人檢驗醫學學術會議的經過

 

1982年台灣成立臨床生化學會,不久後就加入APCCB和IFCC為會員國。國際間臨床生化會的學術活動很多,台灣的學者也踴躍參加,常常和香港、中國大陸的同好在第三國家見面。1992年我到墨爾本參加IFCC,碰見香港楊震球先生、梁志成先生以及時任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會長的陶其敏教授(北京大學)和她的幾位會員,閒聊之間談起組織華人檢驗醫學學術會議的需要,大家都有共識。

 

1994年7月香港舉辦第21屆IAMLT,老朋友重逢,那時就討論到第一次華人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在那裡召開?香港說他們剛辦理IAMLT需要休息,大陸說他們經驗不足,是不是由台灣先開始,以後大家輪流舉辦較好?我只好答應說把這建議帶回去參考。那年11月承蒙醫檢學會第四屆理事們厚愛,選舉我連任理事長,12月理監事聯席會議時,我提議,是否醫檢學會10周年慶時,擴大同時辦理第一屆華人檢驗醫學學術會議?這提議獲得全體理監事熱烈贊成,於是大家分工開始籌畫,終於在1995年11月舉辨第一屆華人檢驗醫學學術會議。當時大陸由陶會長率領50人來台,香港也來了20人,加上台灣與會者,總參加人數500多人,把台北榮總研究大樓的會議室擠爆了。1996年之後前幾年每年由兩岸三地輪流舉辦,後來決定每兩年一次,以後澳門醫檢師也加入,此華人學術會每兩年由兩岸四地輪流主辦,一直運行至今(2017年11月由香港舉辨第十三屆華人檢驗醫學學術會議)。

 

 源自AACC 的靈感

 

AACC的規模很大水準很高,也歡迎外國學者參加其年會(包括發表論文),所以雖然是美國的學術團體,其年會也被認為是國際會議。我參加幾次AACC年會,體會其盛況,也觀察到美國的儀器試藥廠商很有水準,且和AACC之間的良性互動頗值得學習。例如,有一陣子AACC的會長由Dr. Free擔任,他是某廠商公司的高級幹部;又如,AACC的許多標準規範的制定委員會,都有廠商的學者幹部參與。最令我激賞的是,AACC每年年會頒發許多獎項鼓勵會員,有年度最佳論文獎、貢獻獎、推廣教育獎、青年學者獎…等等,獎金是各家廠商捐贈的,並邀請廠商代表在年會開幕式時頒獎給各項得獎人,AACC甚至製作海報看板,宣達這些訊息,且把各項得獎人的大頭照放上去。

 

我就想,AACC請廠商捐款來獎勵會員的做法,我們是不是可以如法泡製?於是,在1992年醫檢學會第三屆理事長任內,我邀請國內知名廠商的負責人一起開會,請教他們對於此事的看法。開會的結果,願意共襄盛舉的廠商家數超出我的預期,甚至有些代理商的原廠派代表來台表達他們的意願。於是,醫檢學會經過理監事聯席會議的同意,制訂與廠商合作契約書,請法律顧問修改後,在1993年開始頒發優秀期刊論文獎,一直運行至今。某家廠商誠意十足,24年來每年原廠指派同一位代表來台參加醫檢學會年會,頒發該公司提供的優秀期刊論文獎金給得獎者。這位代表每次看到我,都和我熱情地握手,彼此感謝當年的有志一同與惺惺相惜。

 

 SCBA

 

美洲華人生物科學會於1985年在美國成立,1986年6月30日在舊金山舉辦為期3天的第一屆學術會議,參加的200多人是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的華人學者。當時我到舊金山與會時,交100美元成為SCBA終生會員。此國際會議每兩年辦理一次,後來新加坡的學者也有人加入,會員人數也越來越多。

 

SCBA在2006年7月重回舊金山舉行第十一屆學術會議時,規模變為很大了。SCBA白天開會時說英語,晚上聚餐交談時講華語或台語,很特別。我總共參加SCBA學術會四次,體會到的是,臨床的行為需要基礎學理的支持才能服人,而基礎學理要有臨床的應用才有價值。我開會時碰過好幾位我們台灣中研院的院士,錢熙、何英剛、洪明奇、賴明韶、李文華、吳文成等學者,都很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葡萄糖醛酸作用”第十屆國際會

 

第一屆“葡萄糖醛酸作用”國際會是由德國學者在1977年主辦的,前九次學術會有七次都在歐洲舉行,一次在美國、一次在澳洲。2001年日本Himeji科大Takashi Iyanagi教授主持的第十屆“葡萄糖醛酸作用”國際會,是第一次在亞洲舉辦。因我的團隊2000年在SCI期刊發表華人地區第一篇“尿苷雙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 1A1 (UGT1A1) 基因之變異狀況”的論文,所以Iyanagi教授邀請我2001年去日本參加該國際會。那是100名左右學者參與的會議,都是各國該領域的代表人物,大家的互動與交流很熱絡。我很高興,可以和世界各地研究葡萄糖醛酸作用的專家第一次面對面交談。

 

會議期間,日本Hiroshi Sato教授告訴我,當年日本要進行Crigler-Najjar syndrome type 1 (CN1: 先天完全欠缺UGT1A1活性,導致嚴重黃疸症)患者的肝臟移植手術前,他們組10人團,到美國醫學中心實地觀摩,學習手術前的準備(包括如何和家屬溝通)、手術如何進行、手術後的照顧和如何評估手術的成效等,結果日本第一例CN1肝臟移植手術就很順利成功。這則日本學者那麼用心照護患者的故事,令我非常地動容。

 

 第十一屆“葡萄糖醛酸作用”國際會

 

由蘇格蘭鄧迪大學Brian Burchell教授主辨。Burchell教授的老師Geoffrey Dutton 教授是在 1954年發現,UGT1A1是人體內唯一且具特異性催化游離型膽紅素為結合型膽紅素的第一人。在這創新發現50年後的2004年,在原地舉辦“葡萄糖醛酸作用”國際會,可說很有意義。晚宴時,已退休的Dutton教授夫婦也來到現場,和大家一起用餐、喝酒、聊天並拍照,非常溫馨且象徵知識傳承的歷史意義。

 

這次會議我有時間和德國的Christian Strassburg教授做較深入的交談。他告訴我,他的英文能力比一般德國人好的原因,是他的童年好幾年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度過,因他父親當年是德國駐美外交官。他小時候儘管和鄰居美國小孩玩在一起,但受到大人政治立場的影響,他對美國人還是心存芥蒂。他說,長大從醫以後,才慢慢體會到,疾病才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所以,醫療及其學術研究應該是無國界、無種族、無政治籓籬,因此,他小時候的陰影從此煙消雲散。聽了Strassburg教授的故事,我深受感動。

 

 第十二屆“葡萄糖醛酸作用”國際會

 

2008年由加拿大Laval大學Chantal Guillemette教授(女性)主辨。遙遠的魁北克,我轉機四趟才到達,而托運行李晚一天送到。會議期間精彩的演講和壁報論文,足以補償一路舟車勞頓,尤其第一堂口頭演講,由Guillemette教授團隊報告“人類UGT的新發現”,讓我有很多收穫。開會期間,正逢魁北克慶祝建城四百年,我有幸觀賞這座用牆圍成的美麗城市,並且去了解它的歷史典故,是另外一項收穫。開完“葡萄糖醛酸作用”國際會,我緊接著參加在魁北克市會議中心舉行的第九屆“臨床藥學及治療”國際會,也有不少收穫。

 

預定第十三屆“葡萄糖醛酸作用”國際會,將於三~四年後在美國聖地亞哥舉行,可能因籌湊經費有困難,至今九年過去了都沒消息。“葡萄糖醛酸作用”國際會很可能就這樣無疾而終,讓我更懷念參加三次這溫馨國際會的過往。

 

 第三十屆IFBLS國際會

 

2012年在柏林舉行,台灣有50多人參加,有2篇口頭論文和46篇壁報論文發表,非常壯觀。開幕式時依循慣例,由各國代表手持該國國旗進場,台灣由個子高大的謝文祥主任飛舞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引人注目。開幕式中,大會頒發數項獎項,有一項頒給台灣醫檢學會,由吳竹蘭理事長代表領獎。閉幕式時,大會頒發3篇優秀壁報論文獎,其中之一是我國高智雄主任發表的論文。閉幕式最後由總會授旗下次IFBLS國際會主辦權,由高全良老師接旗。開會期間,在會場最顯眼處,台灣醫檢全聯會/醫檢學會擺設攤位,介紹台灣風土人情以及2014年台灣舉辦第三十一屆IFBLS國際會的簡介資料,引來大批人潮,完成一次很成功的學術國民外交。此次台灣醫檢的整體表現非常亮麗,身為出席團隊的一份子,我感到無比光榮。想到當年我任職醫檢師公會理事長時,台灣加入國際醫檢組織為會員國,33年來經過許多同仁的努力,我們兩來後就要在台灣主辦IFBLS國際會,心中充滿感恩。

 

開會期間,有機會探訪附近的布蘭登堡、國會大廈、柏林圍牆和柏林大學等景點,留下喜樂的回憶,為我從有給職退休前參加國際會議畫下完美的句點。

 

 參加國際會議的收穫

 

我很感謝國泰醫院、輔英科大、中台科大、彰基醫院我共事過的同仁和醫檢公、學會一起奮鬥過的理、監事、會務人員,因為他們忠於職守,我才能無後顧之憂,參加那麼多國際學術會議,吸取其他國家的經驗,帶回來和大家分享,提升我們的服務病患、教學、研究和經營會務的水準,不至於落後時代潮流。和大家一起努力的過程中,我個人也有成長。我從亞洲出發,逐漸走向世界各國,我發表論文的技巧也漸漸純熟。起初為了口頭發表論文,每一張投影片都事先準備一份英文講稿,到時照稿宣讀,原以為這樣就萬無一失,後來發現如此的演講方式,不但講者緊張,也和聽眾格格不入;觀摩效果良好的演講之後,終於知道,拿著power point指出每一張投影片的重點,做輕鬆、簡要地說明才是上策。經歷過幾次發表壁報論文,和其他作者及觀眾的交流,我終於知道製作壁報論文的精髓,並且領悟出,勇敢、主動地和人溝通,其結果最大的贏家是壁報論文作者。

 

曾幾何時,當年健壯活潑的我已白髮蒼蒼。失去職場舞台,我不妄自悲傷,寧可在剩餘生命裡尋找力量。我充當義工,鼓勵並幫忙安排學校老師和醫院合作。我的一零一項說詞-----學校老師和研究生幫忙醫院解決人力不足的困境,醫院的臨床資訊帶動學校的實務教學,資源共享的結果是造福台灣子民的健康。如此簡單的訴求,讓許多醫師在忙碌當下願意加入研究團隊;學校老師也因為研究方向明確,在合作過程士氣高昂。我有這樣的思維和衝勁,飲水思源,和過去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多少有關。從國際會議吸收的資訊和動能,依然在我體內發酵,引領著我為實現理想而繼續奮鬥。

 

 

寫於2017年感恩節

   

11/12開業會員繼續教育研習課程 學員上課心得Ⅰ

新店北新醫事檢驗所  鄞煌修 醫檢師

 

 

 

11月12日星期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國父誕辰紀念日」,北、中、南近百位的開業醫檢師齊聚在中山醫學大學教室,上午的課程特別邀請了高雄醫學大學黃莉文老師前來授課,這次上課的主題是有關「女性內分泌賀爾蒙~檢驗數據判讀」,由於人體內分泌系統及複雜又難懂,在場的每一位醫檢師皆戰戰兢兢、聚精會神,仔細聆聽著黃老師生動活潑、詳細的解說,在這麼複雜難懂的內分泌課程中,黃老師總能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且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耐心地為我們解惑,期望我們大家都能懂,黃老師這種認真教學的精神似乎感動了大家,上午整整三個小時的課程只能用幾句話來形容「認真教學、生動活潑、一問一答、毫無冷場」,上課期間根本沒有機會打瞌睡、夢周公,也讓在場的每一位開業醫檢師度過了一個充實且有意義的上午。黃老師謝謝您~辛苦了!

 

 

下午的課程,邀請了聯合醫事檢驗所王主任,讓開業醫檢師們熟悉與認識「新一代的檢驗項目」,教我們能將最新的檢驗項目介紹給社區的民眾認識,期望幫助開業檢驗所能增加營收,王主任很用心的製作全彩上課投影片和講義,並無私的將開業術傳授給大家,真是獲益良多!

 

 

最後,感謝全聯會為開業醫檢師們舉辦這麼有意義的「繼續教育研習課程」,藉由本次的課程來提昇開業醫檢師的”檢驗數據判讀能力”、學習如何推廣”新一代的檢驗項目”來增加營收,在如此艱困的醫療生態中,開業醫檢師們唯有不斷的學習專業新知、充實自己、努力再努力,檢驗所才能永續經營!

11/12開業會員繼續教育研習課程 學員上課心得Ⅱ

長元醫事檢驗所 劉正傳 醫檢師

 

 

 

首先感謝全聯會舉辦開業檢驗所醫檢師在職教育課程,內容豐富且受益無窮,精進醫理及醫術。如今醫檢師不應該只懂得做檢驗,因為它大部分已經被儀器所取代,醫檢師除了操作技術更應該俱備專業醫療知識.特別於內科.新陳代謝.婦科等必須有醫師級的專業知識,尤其是醫檢師須提供檢驗諮詢服務,其對象為病人乃至於醫師,一位專業醫檢師除了提供數據還能依據檢驗報告說明疾病的前因與後果。然而成功的開業醫檢師不僅提供正確的檢驗報告及諮詢.親切的服務.舒適清淨的環境.以及足夠的醫學知識,從疾病的相關問題與病人討論,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進而推展業務。

 

就這星期日從黃莉文老師上課內容之實用性來說,今日真的把下視丘.腦垂體前葉.腎上腺皮質.女性激素等功能了解清楚,之前自行研讀或許缺少這樣的連貫性.統整性.以及疾病前因後果的觀念,總是無法做到全面性的融會貫通,可見得在職教育之必要性。舉例說明:某女性病人主述體重增加.出現多毛.月經量變少,或許我們會考慮檢查甲狀腺.女性激素.男性激素.生化.血液.尿液常規檢查,然而這樣是不足夠的,因為還要考慮Cushings syndrome等,(詳細內容課程已經說明.就不再一一陳述)。

 

從事開業醫檢師這二十幾年來,其實最感心慰的是病人對你的信賴,有病人告訴我只要聽我說話心就安定下來,是的. 我說專業也說佛法,善解.包容.知足.感恩的理念是我常說的話題,有身心問題的人會因為我的專業及妙用的佛法而產生信賴感,心情隨之安定下來,正所謂有佛法就有辦法。聽聞王主任課程後當然要請她們來做憂鬱症基因檢測,證明自己是否真有身心問題,否則不了解或誤診豈不是白白浪費醫療資源也讓自己身心受苦。

 

 

 

最後期待這樣優質講師及內容全聯會能夠繼續承辦,更期待有朝一日檢驗所能夠直接受理檢驗處方,也期待我們有一個主題吸引民眾走進檢驗所,讓每一位醫檢師前途無慮,我想醫檢師的未來有待大家的努力,相信有願就有力。

投稿須知

《全聯會熱情邀請會員投稿,規則如下》

() 投稿請註明真實姓名、職稱和服務機關,首次投稿者請附本人頭像照以利提高文章辨識度。
() 文稿字數300~500為宜,需附相關圖片至少1張,多張更佳,稿件請以可編輯之電子檔寄至全聯會tamt2000@gmail.com或總編輯信箱mt.say.it@gmail.com
() 投稿內容為醫檢領域相關,包括各類活動、參加會議心得、摘要、見解、正向建議等。
() 稿件之內容,須符合法律規範,且不得有違反公序良俗或侵害他人權利與汙辱謾罵情事。如有違反,與不符上述規定者不予刊登。
() 一經採用給予稿費500。鼓勵大家投稿~~

:::

連結至上一月份按鈕2024 年 04 月連結至下一月份按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連結至更多網網相連網站
iOS QR code
QR Code
Android QR 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