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0 『2024第15屆亞太醫學檢驗科學國際研討會』開放報名至3月15日止,請會員把握機會踴躍參與!  2023-07-01 會員如有權益相關問題及對本會有任何建議或意見回饋,歡迎利用電子信箱或致電本會,謝謝您!!  2015-02-02 醫事檢驗師宣誓誓詞,誓詞內容請至文件下載區查閱,並請協助推廣,謝謝! 
搜尋功能區底部裝飾圖片

:::

 分享:
1307期 發刊日:2019-12-02

醫檢師電子報

108年11月重要業務摘要

秘書處  整理

 

日期 會議月出席 參加人員
11月1日

台灣醫事檢驗學會第14屆華人學術研討會晚宴

蔡德龍理事長
吳俊忠顧問
朱益民副理事長
曹國倩副理事長
賴信亨副理事長
柯建興常務理事
林川傑理事
楊欽堯監事會召集人
彭柏硯秘書長
王志剛副秘書長
陳瑞川副秘書長

11月2日

台灣醫事檢驗學會第14屆華人學術研討會

蔡德龍理事長

11月2日

拜會徐克前(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檢驗醫學系教授)
王融(華大基因)

蔡德龍理事長

11月6日

電子公文系統教育訓練課程

蔡德龍理事長
賴信亨副理事長
吳明訓常務理事
林川傑理事
彭柏硯秘書長
王志剛副秘書長

11月8日

蔡英文
劉建國聯合競選本部/斗六市競選部成立大會

鄭麗慈執行長

11月16日

全台醫檢師大誓師爭權益(臨床分子檢驗)護臺灣

全國醫檢師

11月16日

社團法人台北市醫事檢驗師公會「108年度會員聯誼餐會」

蔡德龍理事長

11月18日

拜會立法院長蘇嘉全秘書
新竹縣警察局長
督察長等

蔡德龍理事長
賴信亨副理事長
楊欽堯監事會召集人
何文育常務理事
劉兆偉常務理事
彭柏硯秘書長

11/20-22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高雄會展體驗之旅

賴信亨副理事長
謝佳儒秘書
11月22日

第4次「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

林鳳珠理事
宋佳玲秘書
11月23日

第12屆亞太籌備會第4次會議

籌備會委員
11月23日

第13屆第2次理監事聯席會

全體理監事
11月26日

ISO 9001:2015第 1 次定期追查

秘書處
11月27日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給付費用醫院總額研商議事會議108年第4次會議

賴信亨副理事長
宋佳玲秘書
11月30日

苗栗縣醫事檢驗師公會第15屆第4次會員大會暨理監事改選

柯建興常務理事

淺談近期醫療體系之改變

全聯會副理事長朱益民

 

 

 

由於人口結構快速老化,預估115年,長照需求人數達100萬人以上,多重慢性疾病患者增加,但健保大餅資源有限;由於民眾對整合照護需求增加,要提升醫療效率與量能需刻不容緩,為此政府積極推行:一、.長照2.0 二、.醫療垂直整合銜接照護制度,落實分級醫療策略。身為醫療體系的一份子,對其有初步的認識是有其必要。

 

首先對長照2.0 ︰自2007年實施長照十年計畫,為擴大服務對象,增加服務項目,自2016年推行長照2.0,其實施内容跟醫事人員較有關是【居家醫療服務】,由跨領域專業團隊(Inter-Disciplinary Team, IDT) ,包括醫療、復健、護理、藥劑、營養、心理、呼吸治療、社工…等,提供全面性整合性的居家醫療服務。

 

其次落實分級醫療方面:主要重點為1.提升基層醫療服務量能 2.調高醫院重症支付標準,導引大型醫院減少輕症服務 3.強化醫院與診所醫療合作建置轉診平台,即希望營造小病看基層、重症看區域級以上醫院的醫療還境,因此對「區域級(含)以上大醫院門診減量措施,自107年起以106年醫院之總門診量為計算基礎,每年減量2%,逐年增加減量目標,5年達減量10%。相對鼓勵地區醫院多開門診及提高給付;期盼大型醫院所減之量能經由轉診到基層,以落實分級醫療策略。

 

垂直整合 分級轉診


對於這兩項改變醫檢師要有何省思?為何醫檢師在長照計劃看似沒有扮演的角色?綜觀上述所列參與職系,有兩大取代性低之專業,一為專業技能、另一則為諮詢,反思檢驗師之於居家醫療,若欲執行『檢體採檢甚或POCT檢驗』,是否具不可取代性?個人認為最不可取代的服務是『標準化+差異化』,標準化是醫檢師的強項,大家宜共同思考如何注入差異化元素? 在落實分級醫療方面;在大型醫院職業醫檢師應了解,逐年門診每年降2%,醫院靠轉診減少損失,勢將捉襟見肘,其實推動健保給付之外的自費醫療,是能增加收入彌補損失的重要選項之一,對此檢驗科又能扮演什麼角色呢?唯有時時關注大環境的變革,對變革適時提出具體應對方案,若能如此醫檢師的能見度必能提升。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EGFR基因檢測納入健保給付的感想

臺北榮總病理檢驗部/全聯會理事 何祥齡

 

 


「Doing the right things and doing the things right---做正確的事,正確的做事」

 

 

十年前初次加入臺北榮總病理檢驗部這個大家庭時,長官給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發展癌症相關的分子病理基因檢測,並通過美國病理學家學會(CAP)認證。當時,分子病理最主要的檢測項目是肺癌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變檢驗。在台灣,約有60%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患的腫瘤帶有EGFR基因突變,此類病患使用EGFR標靶藥物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為第一線治療時,相較於化療,具有較長的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及較佳的生活品質。相反地,若病患的腫瘤細胞不具EGFR基因突變,則使用化療的效果優於標靶藥物。因此,EGFR基因突變檢測結果為臨床醫師評估病患治療策略的重要指標。然而,過去因為無健保給付,大部分病患的檢測費用多由藥廠負擔,可想而知,對檢測品質的要求也是由藥廠來承擔。

 

今年衛福部健保署修訂肺癌標靶藥物給付規定,從11月起,醫師若開立艾瑞莎(Iressa)、妥復克(Giotrif)、得舒緩(Tarceva)等三種肺癌標靶藥物,須檢附由認證實驗室所提供的EGFR基因檢測報告,才得以申請給付,並於9月起開始給付認證實驗室相關的基因檢測費用。健保支付規範(30102A和30102B)之重點摘錄如下:

(1) 限使用已確診之腫瘤病理組織或細胞檢體做檢測,並於檢測報告上註明診斷及腫瘤細胞百分比。
(2) 2)限具肺癌EGFR基因檢測項目通過CAP(美國病理學家學會,The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TAF(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或台灣病理學會之分子實驗室認證之實驗室。
(3) 可使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之第三等級醫療器材檢測試劑(IVD)或實驗室自行研發之檢測(LDT);IVD檢測給付8,252元,LDT檢測給付6,755元。
(4) 檢測報告上應註明方法學與檢測平台。
(5) 限符合適應症規範者用藥前之伴隨式檢測,每人終生限給付一次。

 

這是健保署第一次明確地針對IVD及LDT癌症基因檢測試劑,規範不同的給付標準。臨床上檢測EGFR基因突變的方法學很多,從桑格定序(Sanger Sequencing)、即時定量聚合酶連鎖反應法(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質譜分子量陣列核酸檢測系統(Sequenom MassARRAY DNA Mass Spectrometer)及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等。不同方法學之間最大的「奧祕」就是檢測的極限值(Limit of Detection;LOD)。檢測方法學的LOD與檢測靈敏度、檢測成本,甚至病理組織的腫瘤細胞百分比有著莫大的關係。舉例來說,EGFR桑格定序的檢測成本(不含人力)平均小於2,000元,其LOD約為25%,若考量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多為單股突變(Heterozygous Mutation),則病患的病理組織之腫瘤細胞百分比小於50%時,可能產生偽陰性;即時定量聚合酶連鎖反應法,以羅氏EGFR基因突變檢驗套組之體外診斷試劑為例,其檢測成本(不含人力)平均高於5,000元,LOD約為5%,當病患之病理組織切片的腫瘤細胞百分比小於10%時,可能產生偽陰性。

 

另一個臨床的現實面是此檢測的給付適應症為復發或轉移性(第IV期)非小細胞且非鱗狀上皮癌,其多為無法手術開刀之病患,活體組織切片(tumor biopsy)為主要執行病理診斷與基因檢測的腫瘤組織來源。利用活體組織切片所擷取的組織較小,腫瘤細胞比例通常偏低,平均約為20~30%。換句話說,所使用的檢測方法LOD須為10~15%,才可降低偽陰性的產生。有鑑於此,2018年由ASCO/CAP/IASLC/AMP針對肺癌標靶治療基因檢測所制定的國際指引亦提及實驗室使用的檢測方法必須至少能偵測20%的腫瘤細胞突變,即LOD須至少小於10%。因此,當檢測方法的現實面,如LOD、 LDT、IVD、成本、腫瘤組織的腫瘤細胞百分比,遇到「每人終生限給付一次」及「LDT與IVD不同給付價格」的規範時,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真正保障病患的權益,使健保的給付發揮最大的實質效益? 檢測方法的LOD及其驗證是否應納入健保支付的規範內,更是非常值得討論的議題。

 

在北榮這個偌大的醫學中心工作十幾年的深刻體驗就是: 身為決策者,要決定「做正確的事」;身為執行者,要知道「正確的做事」,而最重要的必須永遠擺在第一位 ! 願你我共勉。
 

2019年赴韓國受訓心得 - 王美嘉

林口長庚醫院檢驗醫學部醫檢師 王美嘉

 

 

 

參訪心得及研習內容

因著台灣醫檢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TAMT)與韓國全聯會 (KAMT)簽訂的合作備忘錄 (MOU),自2015年起,每隔兩年便會由台灣遴選醫檢師代表赴韓國受訓,以透過兩國醫檢師的交流,提升彼此的檢驗技術。本人很榮幸能夠在今年度獲得赴韓受訓機會,與來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戴于涵醫檢師,一起前往首爾三星醫學中心 (Samsung Medical Center; SMC)的Laboratory Medicine and Genetics進行為期五天的受訓 (2019.10.14~10.18)。本次KAMT安排的行程特別從2019.10.12開始,換言之,我們在正式受訓的前兩天便已抵達韓國,接待我們的是KAMT國際事務組的Giseon Song小姐。

 


Miss Song是南韓一家Central Laboratory – EONE的學術組的Manager,在我們抵達後便隨著她到EONE進行額外的參訪。EONE在韓國共有3家Central laboratory,我們去的是位在首都也是最大的實驗室,這個EONE共有5層樓,有600個員工,其中200人為醫檢師、400名外務人員,外務人員每天在外面跑業務,到各個合作的診所或小型醫院收檢後,在每日下午4:00前寄送檢體回EONE,寄送方式包括貨車、火車、飛機,因此EONE的位置鄰近機場,醫檢師每日當檢體收回來後大約11點再上班,隔日上午8點前將檢驗數據上傳雲端後、傳給各個委託單位,以方便隔日醫師看診。EONE的檢體每天大概有20000支,所以它們有3條自動化軌道系統 (TLA),以因應這麼多的檢體需求;EONE的實驗室硬體設備也很大氣,整體設計感很開闊、舒服;分子診斷有3個部門,包含臨床服務、研發及NIPT,各自的機台獨立,且因應需求有很多的機台,研發部門還可以開發出檢驗試劑呢。由於SMC位於首爾的江南區,KAMT特別安排我們住在約5站捷運站以外的良才站,並提供我們方便的簽帳卡及捷運卡,因此我們每天跟著南韓人一起上下班,Miss Song每天也都會詢問我們的狀況,真的把我們照顧的無微不至呢。
 

 

首爾三星醫學中心 (SMC)成立於1994年,是一間具有1989床的私人醫院,每天到訪的病人約有10000人,有三棟主要的建築物- Main building, Cancer center及Research building。本次提供見習機會的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Genetics具有1589個檢驗項目,目前有189位成員,包括醫師及醫檢師。SMC提供5大領域給KAMT,因本人在林口長庚分子檢驗組服務,在SMC網站上發現其應用次世代定序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檢驗項目竟高達53項,同時也有許多單基因分子檢驗項目。近年來分子檢驗蓬勃發展,預期NGS將廣泛應用於分子檢驗上,因為少有商品化試劑組可供使用的緣故,許多遺傳分子檢驗項目大多屬於LDT (Laboratory development test),希望透過他山之石,學習分子檢驗目前的應用、未來趨勢及品管作法,期望可以提升本單位的分子檢驗及研究技術,並提升檢驗品質,因此本人選擇Advanced Genetic Course,但其他領域總有些讓我感到興趣的項目,不免覺得單單只選一種領域,似乎有點可惜。
    有趣的是,當我們依照受訓時間,在周一抵達SMC欲開始正式的訓練課程時,赫然發現SMC並未收到我們原來提出的意願,因此當日又根據我們的個人意願提供再次的選擇。本人自覺來寶山豈可空手而回,便向接待我們的Mr. Kim爭取到選擇多項次、跨領域的訓練,本人受訓的內容涵蓋了血庫的Cell therapy、Point-Of-Care Tests (POCT)、微生物及Advanced Genetic Course,這周的schedule如下表:


 

本次的研習心得分幾個面向進行說明:


一、 以任務編組方式工作:

無論是EONE central laboratory或SMC各組工作大多採取分組方式。以SMC為例,每日早晨由檢驗部負責全院的採血,非由特定組別負責,他們以新進人員為主,將各組人員編組後進行全院各病房的早晨抽血 (上班時間自6am~3pm);血庫作業白班為一組,共有7個人,有2位在醫學大樓 (負責備血、給血)、5位在cancer center (3位,1位負責血型鑑定、2位負責備血、2位負責血小板分離等業務),夜班有兩組人馬,上班時間自5am~8am,工作一日休一日。生化組的一般生化作業和POCT作業分組,一般生化人員配置與國內醫院相似,是以機台來分組,另有一些項目在醫院的各單位中設置有相關的POCT機台,包含ICU、急診及部分病房,POCT機台 [Glucometer, ABGA (VEGA), Hemochron (ACT), Trigemeter (BNP)及Billrubinometer]由現場護理人員進行檢驗,2位POCT小組成員負責需監控;SMC的分子檢驗組項目非常多,單是NGS就有50多項,其成員有18位,一樣採取team work方式,分為4個大組:


 

二、 完整的醫院資訊系統 (HIS):

SMC的HIS相當完整的資訊系統,稱為DARWIN,該系統是由SMC與外面公司合作建立的,它整合了醫師的醫囑系統、檢驗系統 (LIS)、各樣檢查系統,功能類似於一般醫院的HIS,但介面設計得宜、功能更大、更完整。以本人去的幾個檢驗室為例,DARWIN在各處的介面不盡相同,血庫的叫血、備血系統都是醫囑透過DARWIN通知血庫,血庫收到醫囑後,直接串到操作者的DARWIN,即使操作者正在做別件事,DARWIN可及時提醒到操作者;此外一些自動化機台,如血型鑑定自動化機器,操作後的資料亦可自動傳到DARWIN內。在分子檢驗的DARWIN可進行檢體的簽收、對點外,DARWIN介面上可產出48孔、96孔盤的樣式,在分子診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transfer,在每個transfer的階段,透過Barcode、DARWIN介面可不斷的比對確認,避免檢體操作的疏漏。DARWIN甚至可以將醫囑開單時的同意書、FAMILY TREE帶入,方便醫檢師分析時可得知病患的症狀、發病狀況、家族史等資訊。此外分子檢驗中有多層次的判讀,包括醫檢師初步判讀、針對結果的comment、醫師對結果的interpretation,每個階段的負責人DARWIN都可進行提醒 (個人待處理清單),而所有的檢驗結果全都上傳到DARWIN內,現場很少看到紙本出現。

 

除此之外,各個特定檢驗室也有個別的資訊系統,例如分子檢驗有一支計算PCR mixture的程式,可串連至DARWIN,可直接計算試劑所需量;POCT有一支程式監控全院的POCT機器設備,這些POCT設備透過雲端傳輸機台狀況到Main Lab.的螢幕,當耗材即將耗盡時,POCT小組成員就會到各處替換設備內的試劑或耗材。諸如此類的各支程式,全部都串連DARWIN下。

 

 

三、 多元的員工關懷:

SMC讓我最驚訝的員工關懷包括:早上的Coffee break、中午的運動健走、便宜實惠的員工餐廳。無論run到哪一站,每個team的同仁總會在上班後,實驗做到一個段落就告訴我:It’s our time to take a coffee break. 然後不同組別在買coffee後,會在不同時間、到不同地方coffee break,當中大家可以聊天增加彼此情感,或討論實驗上的問題和狀況。中午到SMC的員工餐廳用餐,SMC共有3處員工餐廳,提供相同菜色的菜單,採取Buffet的方式取餐,收費價格僅要30000韓元,約台幣100元,是外面一般消費的1/3,且餐點內容豐富,大約30分鐘用餐後,全部的組員大家會一起去外面呼吸新鮮空氣,在SMC內有一處小山丘和池塘,不同的team會選擇不同路徑去走走,路上會看到醫院中各種不同的職類,大家都有不同的休息時間、不同的路線,做到一種忙碌生活中的員工關懷。

 

 

四、 分子檢驗項目運作:

預計申請SMC的訓練時,發現SMC檢驗項目大約有1600項,其中有50多項NGS,此外也有許多單基因項目,後來參觀EONE時也發現他們也有許多分子檢驗,以下是對分子檢驗運作的心得:
1. 充分的設備: EONE或SMC的檢驗方式與我們相似,都有定序、GeneScan、real-time PCR等技術,不同的是無論在EONE或SMC都有非常充分的設備可供醫檢師使用。EONE和SMC都有一面牆的PCR機台,至少有3台傳統定序儀及3台以上的次世代定序儀。
2. 整合的藝術:無論是單基因定序或NGS都遇到項目很多、件數很少的問題,以SMC為例,他們將同質性高的項目整合在一起,例如操作KRAS、DMD等項目都是用桑格定序法,他們執行桑格定序法的人員共有5名,其中3位負責操作組上所有的桑格定序,操作後進行初步分析,便交付資料給予桑格定序中的2位報告判讀人員 (資深人員)進行基因位點確認,報告判讀人員會根據ACMG原則進行結果判定,當無法確認時,再交醫師負責確認及核發。SMC的分子檢驗組內共有4個team,每個team都有一位以上的報告判讀人員,其他的操作醫檢師在輪替時也不會全部更換,可減少工作輪替時的衝擊。

 

 

3. 搭配資訊系統:整合的方式可減少人力,卻會增加操作時的混亂,因此SMC很善用資訊系統,如前所述,可大大減少TRANSFER過程中的錯誤及混亂。

 

 

4. NGS的項目思維:

SMC的NGS team,醫檢師必須是資深人員,此外NGS team中有一位博士級的生物資訊工程師。他們的NGS項目主要有兩塊:Ion torrent S5 series及illumina,Ion torrent主要做BRCA1/2和血癌相關的套組;illumina會操作1476個基因檢測 (湊成52個套組),每個病人雖然order不同套組,但全部都做一樣的基因數,最後再透過生物資訊工程師,將資料套用不同的分析套組邏輯(根據醫生order的項目)中作分析。也因可以設立這麼多項目,卻很方便做QC,也很方便操作。生物資訊工程師僅會分析illumina的資料,將分析後的資料上檔到Darwin上,由醫師整合所有的實驗室結果,再進行報告結果判讀。若是Ion Torrent系統,醫檢師會利用Ion reporter進行報告初步判讀,再由資深醫檢師用variant server進行初步判讀後,交由醫師做報告判讀。

 

 

結論

 

這幾年工作中不乏沒有機會至國外受訓,但都以參加研討會為主,雖每次都有許多的收穫,但比較屬於學識及新知方面的拓展,很少有機會去一個檢驗室參觀,也很少有機會可以在單一地點待這麼久。透過這次赴韓受訓的機會,大大的拓展的視野,也讓專注在分子檢驗多年的我,有機會可以看看不同領域的發展,例如血庫的自動化血型機、MALDI-TOF、幹細胞分離 (他們稱為cell therapy)及POCT。

 

透過這次參訪,感受到韓國人積極努力的特性,即使一開始要接待我這個完全看不懂、聽不懂韓文的人時,他們總是一副快昏倒的樣子,但透過簡單的英文單字片語、翻譯軟體、紙筆及身體語言,彼此間都可以做到完全的溝通。此外,他們為了讓我了解到最多我想知道的,他們總是一直詢問我是否了解?還有沒有想了解的?讓我非常感動。而與韓國人相處也讓我相當訝異,他們遵循儒家思想,在路上不乏看見韓國人幫助旁邊需要幫助的人,待人也非常和善。甚至最後一天,KAMT的副會長還親臨SMC來給我們頒發結業證書及小禮物,讓我們非常感動。最後,透過這次交流經驗,我非常感謝全聯會給予我們這個機會拓展視野,也讓我們與SMC達到很好的交流機會,全聯會的徵選條件也設定得很好,讓想參加的人先思考對方有甚麼可以讓我們學習的部分,再進行交流、參訪,這樣的收穫會非常豐富。也非常謝謝KAMT完整而豐富的行程設計,讓我們很自由的在不同的國家中feel free的學習,希望這樣的交流可以繼續進行下去。




圖、KAMT副會長親自頒發結業證書。

2019年赴韓國受訓心得 - 戴于涵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醫檢師 戴于涵 

 

 

 

 

受訓地點:韓國三星首爾醫院

受訓時間: 2019/10/14~10/18

 

我與來自長庚醫院的美嘉學姊於 2019/10/14~10/18 至三星首爾醫院(Samsung Medical Center, SMC)進行受訓。三星首爾醫院位於首爾江南區,於 1994 年創立,主要由本館、別館 和腫瘤中心構成,病床數約 2000 床,每日門診人數約 8581 人。SMC 的檢驗醫學部是韓國最大臨床實驗室之一,於 1994 年設置 TLA 系統,是韓國第一家設置的醫院;在 1995 年參 與 CAP 認證,為韓國第一家參與認證的醫院。檢驗醫學部在本館和別館皆設有實驗室,佔地 約 4052 平方公尺,檢驗項目有 1589 項,每年檢體量約 31104514 件,有 164 位醫檢師,共
分為 9 組,分別為(1)診斷血液組:一般血液學、特殊血液學、血液凝固及流式細胞儀(2)臨 床生化組:一般生化、尿液分析及 POCT(3)特殊生化組:分生遺傳、藥物分析、內分泌實驗室 及 CTC 實驗室(4)診斷免疫組:血清學、組織相容性(HLA)及免疫遺傳學(5)輸血醫學:血庫、 採血室和細胞治療(6)臨床微生物組:細菌學、分枝桿菌學、病毒學及寄生蟲學(7)分子遺傳 組:分子生物學、腫瘤遺傳學、神經遺傳學、血液遺傳學、藥物遺傳學及基因體實驗室(8)細 胞遺傳組:染色體分析、細胞培養及分子細胞遺傳學(9)實驗室支援組:抽血醫檢師及檢體收 發。SMC 目前正在進行整修工程計畫,目標為 2025 年成為世界級的醫療綜合體。

 

 

這一個禮拜的受訓過程期間,我選的受訓單位分別為輸血醫學、POCT、抽血室、臨床血液 組和臨床生化組。

 

一.輸血醫學

 

1.自動血庫檢驗儀器:
腫瘤中心的檢體來源為門診、病房及健檢中心,每天的檢體量約 300 支,為了提高檢驗 效率設有自動血庫檢驗儀器 IMMUCOR GAMMA NEO,可檢測 ABO、RH 血型和抗體篩檢。初 次檢驗血型的病人、forward typing 和 reversed typing 不合及儀器檢驗結果與歷史血 型不相符時,均會用手工法再次確認。因為 SMC 有骨髓移植的病人,所以還蠻常遇到儀器檢驗結果與歷史血型不同的情況。

 

2.Blood Typing Plate:
forward typing 是使用清洗後可重複使用的 blood typing plate 進行,而 reversed typing 則使用試管法。使用 blood typing plate 還蠻環保的,可以重複清洗使用, 可減少使用一堆塑膠康氏管。

 

 

3.血品供應方式:
韓國的血品大部分由韓國紅十字會供應,訂購血品方式和台灣類似,需至韓國紅十字 會網路上訂購;血袋號碼匯入方式也和台灣類似,至韓國紅十字會網路上下載當次訂 購血品的 excel 或 CSV 檔案,再匯入醫院的資訊系統中。

 

4.血品辨識及包裝:
紅血球濃厚液容量為 320mL 和 400mL,女生是捐 320mL,而男生是捐 400mL。韓國血品 和台灣以前一樣,有用顏色區分 A 型:黃色、O 型:藍色、B 型紅色、AB 型黑色。而每一 袋 FFP 都會用紙盒包裝,防止撞擊破損,每一種血型紙盒顏色都不同,可以讓醫檢師 更方便找到血品也可以避免拿錯;但每袋 FFP 都用一個紙盒,有點不環保,且需要的 冰箱空間可能要更多。韓國的紅血球濃厚液上方,沒有特別標示紅血球抗原,需要至 韓國紅十字會網路上查詢。台灣現在的紅血球濃厚液上大部分都有標示紅血球抗原, 相較之下我們找血袋合血時比較快速和便利。

 

 

5.無紙化備血領血作業方式:
SMC 的備血和領血作業幾乎為無紙化,當病房需要備領血時,只需在 HIS 系統下醫令, 血庫即會收到訊息。血品出庫時,HIS 系統會記錄血袋號碼、ABO/RH 血型、血品、血品 數量、出庫的醫檢師姓名及出庫時間;出庫後會將列印出的貼紙貼在血品上,內容包含 病患姓名、病歷號、病房、血袋號碼、ABO/RH 血型、血品、血品數量、QR CODE、出庫 的醫檢師姓名及出庫時間。血庫醫檢師備好血品後,藉由 HIS 系統通知病房領血,病房 會印出有 QR CODE 的領血單至血庫領血。領血單上印有病患姓名、病歷號、病房、血品 種類、數量、QR CODE 及 ABO/RH 血型。血庫醫檢師藉此領血單找出備好的血品後,掃描 QR CODE,電腦會自動帶出病患血品資料,醫檢師需再次覆核血袋號碼,並將領血人員 的 ID 輸入電腦,全部血品數量覆核完成後才完成給血動作。SMC 血庫作業系統很值得學 習,因為在我們醫院備領血都需透過傳送人員將檢驗單送到血庫,血庫才會開始作業, 如果病房可以直接用 HIS 系統下醫令,就可以省下不少時間。

 

 

6. Apheresis Room 與細胞治療實驗室:
SMC 有骨髓移植作業,因此腫瘤中心的血庫旁有 Apheresis Room,專門收集自體或異 體周邊血幹細胞。在此收集到的血袋,會由細胞治療室的醫檢師進行離心分裝冷凍處 裡,最後再將幹細胞儲存於液態氮中,待病人需要時再解凍。

 

 


二. 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


在 ER、OR 和病房,醫師與護理師可直接將檢體上機,上機前會先輸入病人及使用者的 ID,檢測出的數據會先傳到伺服器再上傳到 HIS 系統。SMC 的 POCT 項目有 BNP、ACT、 ABGA、bilirubin 和 glucose。所有的項目都有參與國內能力試驗及 CAP 認證。管理 POCT 儀器的醫檢師有兩位,在檢驗科即可透過電腦遠端遙控所有的 ABGA 儀器;每天 ABGA 和 Glucose 的 QC 都會記錄在伺服器上。當天 Kwon 선생님帶我到 ICU、ER 和病房 參觀放在這些地方的儀器,在現場可以發現,為了讓醫生與護理師了解如何操作儀器, 儀器周圍貼滿了操作方式、注意事項和 trouble shooting 的標示,可以感受到他們的 用心。

 

 

三.抽血室

 

1.孩童專用抽血室及糖尿病門診專用抽血櫃台:
SMC 共有四間抽血室,本館一樓為孩童專用,二樓則是門診抽血室;另外腫瘤中心的一 樓及二樓也各有一間門診抽血室。比較特別的是,在一樓糖尿病中心旁,另設有一個 專門做一小時、二小時血糖及醣化血色素的抽血櫃台,病人可就近抽血,抽完血後會 立刻上機檢測,門診醫生便可快速得到檢驗報告。專門抽孩童的抽血室貼滿受韓國小 朋友歡迎的 PORORO,抽血櫃台還特別設置了電腦螢幕播放節目給小朋友看,可以吸引 小朋友的注意力,讓醫檢師可以更有效率的進行抽血。

 

 

2.自動報到系統:
SMC 抽血室自動報到系統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抽血或抽血加驗尿的病人,取完號碼牌直接到抽血室等候;另一類是只取容器(痰液、大便和小便)的病人,取完號碼牌則 是到人工報到櫃台等叫號領容器。自動報到系統選擇服務項目後,需要再輸入病人 病歷號或身分證字號,才可領取相對應的號碼牌。這樣的分流設計很好,只單領容器 的病人不需和抽血的病人一起等候,可減少病人等待的時間。

 

 

3.尿液採檢室:
在抽血室旁設有尿液採檢專用的廁所,病人拿到尿液容器後,可直接到旁邊尿液採檢 室收集尿液,並將取得的檢體置於廁所內的雙向收件窗口。廁所內部都貼有詳盡的採 檢方法及尿液收件處的標示。尿液採檢室可以顧慮到病人隱私,病人就不需拿著尿液 檢體到處找收件處交件。

 

 

4.ABGA 及輪椅專用櫃台:
本館的抽血室除了有八個一般抽血櫃台外,還設有輪椅與 ABGA 專用的抽血櫃台及一張 暈針床;遇有病人需抽動脈血時,會立即打電話請醫生來抽血。輪椅專用抽血櫃台的 桌子和一般抽血櫃台桌子設計不同,輪椅專用櫃台桌子下方有較大的空間,坐輪椅的 病人不會被桌子卡住,病人可以更舒適的被抽血。或許因國情的不同,韓國並無高齡 友善的專用櫃台,想較之下,台灣醫院對於高齡長者友善許多。

 

 

5.抽血等候看板:
抽血等候看板上,除了顯示等待人數外,還多加了預測的等候時間,可以讓病人知道 自己還需要等待多久的時間。當天帶我的 Kim 선생님解釋說,如果沒有顯示等候時 間,病人會一直詢問抽血櫃台工作人員自己還需等多久。

 

 

6.自動備管機與抽血作業流程
SMC 本館抽血室有一台自動備管機,除了可自動備管外,還會列印出一張有號碼牌的條 碼,附在傳送的塑膠盒內,待醫檢師叫號後,會有相對應號碼的塑膠盒藉由輸送帶送 到醫檢師的座位上。醫檢師抽血前會詢問病人姓名和出生日期,並將塑膠盒內號碼牌 上的條碼掃描到電腦簽收系統,除此之外,還會收取病人手中的號碼牌,再將條碼掃 描到電腦簽收系統上,兩個號碼一致才可進行下一步。後續則是需將每個抽血管上的 條碼掃描到電腦簽收系統上,如果漏掃描一支抽血管,會無法按”完成”進行抽血。 自動備管機很方便,可以提升備管的效率和正確性,但我們社區醫院沒有這種設備。
每一支抽血管都要掃描這件事很值得學習,有時候真的會因為病人抽太多項目使用太多不同採血管,造成漏抽或抽錯。在這裡抽血時醫檢師不需核對證件,只需要詢問病 人姓名和出生日期,和我們在台灣一定要核對證件很不一樣。SMC 目前在整修,所以 將原有的抽血櫃台 TLA 拆除,目前是暫時以人工的方式,將檢體送到後方實驗室進行 分類。

 

 


四.臨床血液組


本館和癌症中心都有做常規血液檢查、血液凝固檢查、體液和 ESR,但是只有癌症中心 有做特殊血液檢查(如骨髓細胞檢查和流式細胞儀)。本館使用五台 Sysemx XN20 和一台 自動推片染片機 Sysmex XP10 串聯。常規血液檢查本館每天約 2500 支檢體,癌症中心 每天約 1800 支檢體。常規血液檢查發報告時,是直接掃描檢體上的條碼,如果出現 FLAG、CLOT 或是要加做 ESR 的項目會特別挑出來,再拿去推片、退件或是上機。用 LIS 系統發報告時,LIS 上會出現 CBC 儀器上血球分類圖形,這樣如果想看圖形時,就不用 一筆一筆去儀器上找,非常方便。CBC 的 Turn-around-time 急診是 1 小時,門診是 1.5 小時;發報告時,LIS 系統上若顯示黃色表示快要超時,出現紫色,表示已經超 時。如果有危險值(Hb≦6g/dL 、WBC≦1.0/≧100 103μL、PLT≦25/≧1000 103μL)病 房是通知醫生,門診會通知護理師,通知後須將對方 ID 輸入到 LIS 系統中做紀錄。負責看白血球分類的醫檢師有兩位,他們將鍵盤當成血球分類計數器,將數值直接輸入到LIS 系統,打到 100 顆細胞會有聲音提醒。看到他們用鍵盤當計數器覺得超級方便,因 為我們醫院如果人工看片,是以人工的方式將計數器的數字輸入到 LIS 系統。SMC 發現 1%blast、1%promyelocyte、5% Atypical lymphocyte、1%immature cell 和寄生蟲時, 會需要通知醫生來確認。

 


 

投稿須知

《全聯會熱情邀請會員投稿,規則如下》

() 投稿請註明真實姓名、職稱和服務機關,首次投稿者請附本人頭像照以利提高文章辨識度。
() 文稿字數300~500為宜,需附相關圖片至少1張,多張更佳,稿件請以可編輯之電子檔寄至全聯會tamt2000@gmail.com或總編輯信箱mt.say.it@gmail.com
() 投稿內容為醫檢領域相關,包括各類活動、參加會議心得、摘要、見解、正向建議等。
() 稿件之內容,須符合法律規範,且不得有違反公序良俗或侵害他人權利與汙辱謾罵情事。如有違反,與不符上述規定者不予刊登。
() 一經採用給予稿費800。鼓勵大家投稿~~

:::

連結至上一月份按鈕2024 年 04 月連結至下一月份按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連結至更多網網相連網站
iOS QR code
QR Code
Android QR code
QR Code